AIS 35mm f/1.4 的散景並不好。

為什麼說不好呢?
看看這個討論串裡面的圖就知道了。

圖片轉載如下:

作者 sgr@photosharp, Nikon AIS 35mm/1.4 @ f/1.4 w/ 1D


有沒有發現哪裡怪怪的?
這張照片的散景非常奇妙,背景呈現扭曲狀,整體給人一種螺旋的感覺。

讓我們來看看一般「正常」的散景長怎樣:

Contax 35mm/1.4 @ f/1.4


這張是我在兩年前幫班上拍的畢業照,用的是 Carl Zeiss Distagon 35mm f/1.4 這顆鏡頭,這張照片的散景就比較自然,不會像 AIS 35mm/1.4 一樣扭曲變形。

所以,如果知道了的確有差異存在,那到底是什麼東西造成這樣的散景差異呢?

正巧之前翻了一下 MTF chart 的文章,在 Luminous Landscape 看到這篇文章,裡面有提到散景(bokeh)的好壞(或說:自然與否)可以由 MTF 圖上 sagittal 與 meridional 線條靠近的承度判斷,若兩者越靠近,則散景越自然。後來我又去 photo.net 上面翻了一下,翻到這篇文章,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基本上,鏡片的解析度是由兩個方向的解析度所決定的:放射(sagittal)與同心圓(meridional),而不同的鏡片組結構與鍍膜,會造成鏡組在這兩個方向的解析度有所不同。這就是我們會在一般的 MTF chart 裡看到虛線與實線兩種不同的線條的原因。而完美的鏡片是不會有這種不同方向解析度不同的差異的,所以 S/M 解析度不同調可以算是一種相差,或說是瑕疵,叫做「散光(astigmatism)」,從 photo.net 的文章裡面模擬圖可以看到,有散光的鏡片的散景會呈現一種扭曲的狀態。

所以我們來看一下,前述兩支鏡頭的 MTF 到底都長怎樣:

Contax 35mm/1.4


Nikkor AI-S 35mm/1.4


這邊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同在 f/1.4 光圈全開的狀況下, AIS Nikkor 中間有很大一段 S 的線與 M 的線分離,而且分離的程度相當高;反之 Contax 則是二者相當靠近。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二者光圈全開散景差異這麼大。

我們知道了 AIS 35mm/1.4 裡面那種亂七八糟的散景是因為散光的關係,而我們又知道,散光這種相差會隨著光圈縮小而降低,也就是說,當光圈收小的時候,通常本來離得比較開的 S 與 M 的線,會變的比較靠近。

所以當我們看到 AIS Nikkor 35/1.4 光圈收到 f/2 的時候散景又完全不一樣了,一點都不需要感到奇怪:

作者 sgr@photosharp, Nikon AIS 35mm/1.4 @ f/2 w/ D200


因為原本嚴重的散光,在光圈收小之後迅速的回復到一般現代鏡頭水準,原先變形扭曲的散景也變回「正常」的了。

其實以今天的光學技術,修正定焦鏡散景到一個可以容忍的範圍不是什麼困難的事,那 Nikon 為什麼不做呢?我想原因可能有兩個:

1. 這顆 AIS Nikkor 35mm/1.4 是有點年紀的設計了,在不花錢重新設計的前提下,這是不可能改變的。
2. 這顆 AIS Nikkor 是所有 35mm/1.4 鏡頭裡最便宜的,缺少浮動鏡組。在成本考量下,這是不得不然的取捨。

至於對這種「特殊」散景的愛好,就是「青菜蘿蔔各取所需」的問題了,並沒有正確與錯誤的分別,只是這樣的散景確實是「散光」這個光學瑕疵造成的,如果 Nikon 可以在同樣的成本修正這個瑕疵,我想 Nikon 也不可能放著不管...所以前引手札論壇中的討論串裡,某些人誤認為這是「故意造成的風格」,進而攻擊提出像差問題的人的說法,乃是嚴重的謬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igi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