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之前就對拍電影本身有點興趣,
在認識了李小潔跟燕燕之後就更有興趣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了嘛)
然後昨天晚上不曉得發什麼神經,
一晚沒睡看了好多個網頁,終於對拍電影的技術面有點瞭解了...

[media]
電影跟電視不一樣噢,
注意到了嗎?
如果有玩過DVDrip之類的東西的人應該就會知道,
電影是24fps,而NTSC/PAL電視則是差不多30fps的。
電影是記錄在跟相機底片一樣的銀鹽膠捲上的,
拍完了還要經過沖洗的過程才看的到片子,
而電視通常從最初就是電子訊號。
(特別是現在的攝影棚,所以才能live)

[攝影機]
既然記錄媒介不一樣,
攝影機自然也不同。
電視攝影機幾乎都DV化了,
而跟一般家庭用DV最大的不同就是鏡頭可交換、3CCD、16:9寬螢幕CCD等等的。
(詳情請見范導的感想
而電影攝影機則是與相機比較接近,
有個片盒、鏡頭(幾乎一定是可交換的)、以及一個具有以固定頻率轉動(24fps)的反光鏡的機身。
(不過現代先進一點的攝影機幾乎都有好幾種不同的拍攝速率可以調)
以固定頻率轉動的反光鏡使得固定畫面被切割成膠捲上的一格一格靜止畫面,
也使攝影師可以從觀景器中看到現在拍攝的畫面。
如果有仔細注意過電影最後面的製作名單的話,
通常可以在倒數幾秒看到一些mark,
可能包括了「這部電影是以柯達電影膠捲拍攝」、「Colored by Deluxe」之類的,
常常還會看到一個中間寫了「Panavision」的方框框的mark,或「ARRI」字樣的mark。
這就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兩個攝影機牌子。
(好萊塢幾乎都用PanavisionARRI只見於少數歐洲電影)
另外,電影攝影機的鏡頭幾乎都是用11-110mm/T1.6這種十倍以上的大光圈怪物變焦鏡,
會被使用的定焦鏡似乎只剩下魚眼而已。

[取景器]
由於電影是記錄在底片上的,
拍攝到洗出來總要一段時間,
另外導演、攝影導演與實際掌的鏡攝影師往往都是不同的人,
再加上場景不是他們自己搭的,還有一些其他的零零碎碎的原因,
導演會需要有一個可以在正式拍攝前實際看到拍攝畫面上會有的東西的玩意兒。
如果有人有仔細看過一些電影DVD後面附的製作花絮的話,
一定會注意到導演手上常常會提著一個怪異的小玩意兒,
小小的機身,有個觀景器,前面還裝了一個巨大的鏡頭。
這就是取景器。
取景器視用途不同(單純的看畫面、拍攝sample shot等)會不太一樣,
有些是接了個小的可交換鏡頭DV,有些只是單純的反射鏡而已。
至於鏡頭,由於由鏡頭看出去的景象會與人眼看到的東西有顯著的差異,
而不同鏡頭之間也會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導演需要透過取景器來看看實際上會拍下的畫面,
所以取景器上接的鏡頭會是跟實際拍攝時攝影機上的鏡頭一樣的鏡頭。

[底片]
電影用底片跟一般底片一樣,
有負片、正片、黑白片的分別。
不過跟一般底片不同的是,由於電影有宿命的投影需求,
所以廠商有專門製造黑白正片這種東西。
(柯達靜態攝影的正片則是叫你把T-MAX用一個不同的沖程沖洗,不是專門的黑白正片)
另外,由於現在拍片常常是在室內片廠中拍攝,
而在這個場合中都會使用人工的燈光,所以電影底片差不多有一半是燈光片。
電影的底片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

Camera Film
Intermediate Film
Print Film

Camera film就是在拍攝時實際放在攝影機裡面的底片,
而中間片(intermediate film)則是要進行後製時拿去翻拷母片用的片子,
所注重的是精確不差的表現性。Print film則是製作完成後大量翻拷,
送往全世界電影院放映的片子。
而前面所說的負片、正片、黑白片主要是在區分不同的camera film,
而不同的camera film則對應到不同的中間片與print film。
(正片沒有intermediate film)
正片的好處是可以直接放映,負片的好處則是寬容度大,並且掃瞄、後製方便。

所以看起來拍電影真是個麻煩的事兒(嘖嘖)
而且如果上eBay查查arriflex
就會發現這樣一套裝備還真不是普通的貴!!!
稍微新一點,品相好一點的整套業餘ARRI通常都要20000米金左右,
更別提專業取向的PANAFLEX了(這玩意兒在電子海灣根本找不到)
乾脆組個社團,叫學校去買台ARRIFLEX好了...
這玩意兒大概跟電顯什麼的一樣,也只有學校買的起...zzz
(呃,應該比電顯便宜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igi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