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講,ptt photo 板上面有一點操作經驗自己摸索就自以為很瞭解原理的人實在是多到不像話,這種人如果自信過剩的話還真是一種災難。

好,所以今天的主角是電影底片,特別是指 Kodak Vision2 250D 這一款之前被「某些人」「大力推薦」的底片。

Well, 我不是要說這些最起初推薦的人不對,因為他們的確把這個底片的特性告訴了觀眾:寬容度大、層次豐富(這邊指的是能夠記錄很多的資訊)、粒子很細(原則上負像比較不容易看到粒子)等等,而大部分的觀眾只看到「粒子很細」就為之瘋狂,認為這一定是什麼了不得的底片,於是就有一堆人買了(很多)回去用。洗出來掃瞄的結果想必跟當初預期不一樣,所以有些誠實的人就明白的表示「看起來很清淡」,不過有些人硬是不肯承認自己買了一堆自己不喜歡的底片,死要堅持 Vision2 250D 「立體感很好」「層次感很好」,到這裡事情就變得莫名其妙了。

花了錢買到不合意的東西,承認就好嘛。書買了可以說「我不喜歡」,電影花錢看了可以說「我不喜歡」,數位消費機買了看拍出來的照片可以說「我不喜歡」,為什麼就是「『高級』的電影底片」買了之後不敢說「我不喜歡」,然後硬要把自己喜歡的特徵的形容詞安在這個完全沒有這些特性的底片上呢?「立體感」?「層次感」?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到底什麼是「立體感」好了。讓我們想想,我們最常在看到怎樣的照片的狀況下,脫口而出「哇,這個東西看起來真立體」?這不是一般人在看到(大幅)正片的時候會有的感覺嗎?而正片的反差很大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所以似乎,要有立體感需要反差很大?是這樣嗎?再讓我們想想另一個例子好了。把時間再往回撥,回到大家國小或國中的時候。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有畫過素描吧,在畫素描的時候,老師會怎樣告訴你「把一個東西畫立體」呢?是不是要把它的陰影畫出來?把它的層次畫出來?要畫陰影與層次的時候,是不是往往會動用到很多支不同號數的鉛筆?而且往往會用到最黑的那個 9B 的筆?還是說,老師會叫你「用 H 跟 HB 的就好了」?想必不會是後者。

所以看到這裡,我們應該可以很清楚的發現,所謂的「立體感」跟「層次感」,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反差之上。一個物體的反差如果越大的話,往往你會覺得它比較立體;而一個物體表面相鄰不同亮度的區塊如果反差大一點的話,往往你會覺得比較有層次感。所以,就人眼來說,到底怎樣的東西會比較有「立體感」跟「層次感」呢?答案是 overall contrast 比較高的東西。

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覺得正片拍出來的東西很立體,而(消費型)負片拍出來的東西很平面。因為正片的反差大、(消費型)負片的反差小。而 Kodak Vision2 250D 作為電影底片,其本質上還是負片的一種,負片該有的特性它都有,只是多了 rem-jet 作為 anti-halation layer,而且某些特性更為極端而已。所以如果要說 Vision2 250D 拍出來的東西「很立體」「很有層次」根本就是...指鹿為馬的說法。



好,立體感、層次感與正、負片之間的關係講完了,但是這之間詳細的關連並不是很清楚,所以接下來講一下負片跟正片各自的影像特性好了。也就是標題上說的,立體感、層次感跟反差、寬容度還有負片、正片之間到底有怎樣的關係。

前面在描述立體感、層次感與正、負片關係的時候曾經提到一個詞,反差。反差是什麼?基本上反差就是畫面上亮暗的差異,場景中的一個亮暗差會對應到底片上的一個亮暗差,這兩個亮暗差並不必然相等,原因如後述:


a typical logH-D curve for exposure latitude, courtesy of The Manual of Photography, 9/e

上圖是一個典型的負片 logH-D curve,H 是亮度 luminance,D 是濃度 density。我們可以從上圖發現,在 useful exposure latitude 裡面(即 logH 與 D 之間呈線性關係的那一段),對於同樣的 luminance difference,底片可以有不止一個 actual luminance。簡單講就是說,在橫軸上固定長度的區塊不止有一個,可以從左取起,也可以從右取起。左右取的這個差異就是所謂的寬容度,也就是 exposure latitude,寬容度。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等等,我看到的場景裡的亮度明明只有一個,但是為什麼可以有這麼多不同的 actual luminance?」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subject luminance 固然是環境的亮度決定的,但是這個影像照到底片上所形成的 actual luminance 卻是我們可以藉由光圈和快門組合來控制的。所以如果我們在橫軸上取的區塊長度長一點的話,是不是 exposure latitude 就會小一點?反之則 exposure latitude 就會大一些。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原則上在同一個 logH-D curve 上面,luminance difference 跟寬容度是相反的關係,差別大則寬容度小、差異小則寬容度大。所以如果我們要讓底片寬容度大一點的話,勢必不能拍 luminance difference 太大的場景。

那如果是不同的底片的話呢?例如說「寬容度超高的電影底片」與「一般的消費型負片」的差異呢?基本上不同的底片會有不同的 logH-D curve,所以如果要討論不同的底片的話,我們就必須固定 luminance difference 來討論。原則上如果是同類型底片的話,其 Dmax 大致上都在同一個水準,電影底片與消費型負片的 maximum density 大致上是一樣的。所以在 Dmax 固定的狀況下,「寬容度超高」意味著能夠接受的 logH 的 range 比較大,也就是電影底片的 logH-D curve 會比較「寬」。所以在固定 luminance difference 的狀況下,logH-D curve 比較「寬」的電影底片會有比較大的 exposure latitude,比較小的消費負片會有比較小的 exposure latitude。同時,因為 Dmax 一樣但是 logHmax 變大了,所以 logH-D curve linear 那一段的斜率會變小,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同樣的 luminance difference 在電影底片上顯現出來的 density difference 會比較小,也就是最後底片 viewing 的反差會小一些。前面提到的「場景中亮暗差與底片上亮暗差不必然相等」就是指這個部分:logH-D curve 斜率並不永遠一樣。

而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某一篇的推文說,Vision2 250D 寬容度大所以反差很小的原因。不過這邊有個有點令人誤解的地方,就是一般中文講的「底片寬容度」,也就是 logH 的 possible range,是被當作「logH-D curve characteristic」來理解的,也就是所謂的「inherent contrast of photographic material」,在中文與英文中剛好是兩個不同的玩意兒。所以由中文出發的話描述會是「底片寬容度高,則(底片上)看到的反差小」,但是由英文來看的話則是「inherent contrast is low thus it could have larger exposure latitude(for some fixed subject luminance range)」,描述上似乎是會有因果相反的困擾,但是如果把寬容度跟反差當作同一件事情的兩面來理解就不會有問題了。因為事實上這就是同一條 logH-D curve 上面的兩個不同變項而已。

所以到這邊為止,我們知道了電影底片的負片跟一般消費型負片之間的差異:電影負片的寬容度較大、(同 luminance difference 會顯示在底片上的)反差較小、所以比較不立體。那負片跟正片之間的差別呢?

基本上最大的差異就是:正片的 gamma 值比負片大非常多。gamma 值就是 logH-D 裡面 linear 的那一段的斜率(取絕對值),亦即 inherent contrast。而這個較大的 gamma 值不只是因為正片的 maximum density 比較大,也因為它容許的 logH 範圍比較小。所以對正片來說,同樣的 luminance difference 會有更大的 density difference,而且 exposure latitude 也會比較小。這就是為什麼一般正片的反差大、寬容度也小。



人眼(腦)基本上是喜歡看反差大一點、立體一點、比較能分辨顏色差異的東西的,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正片拍出來的照片比較好看的緣故。至於電影底片的負片,把寬容度設定成這麼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要在攝影的時候記錄多一點資訊,以利後製(不管是調色還是其他 VFX)的進行。

所以基本上除非一個人的口味比較「獨特」,不然他應該是會覺得電影底片的負片有些太過平淡才對,自然電影底片也就不適合他使用。當然,對於那些必定會將底片送進電腦後製的人來說,電影底片上較多的資訊就變得很有用了。但是這樣做的人畢竟不多,這也就是之前台灣各大攝影論壇吹起的這一陣電影底片風潮最好笑的地方:那些不斷傳頌、推薦別人購買 Kodak Vision2 250D 的人往往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推薦個什麼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igi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