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管是在 ptt movie 板還是某窩 movie 板這部電影都被罵到臭頭,但是我個人是覺得這部片其實不差,值得 imdb 上的 7.2 與 rotten tomatoes 的 88%。


《Sunshine》台版海報。點下去有大圖

第一次知道這部片是在看《Borat / 芭樂特》的時候,那一檔次日新旗艦店該廳的預告片剛好有包含《Sunshine / 太陽浩劫》,見到是 Fox Searchlight 出品的就眼睛為之一亮,因為畢竟台灣上映的獨立製片作品實在是少之又少,之前《Little Miss Sunshine / 小太陽的願望》如果不是拿了一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我想在台灣也不會這麼眾所矚目吧。anyway, 當時看到《Sunshine / 太陽浩劫》的預告時就相當為之震撼,因為一個獨立製片作品居然敢挑戰需要大量仰賴特效的科幻片,而且從預告片來看那電腦特效還真的有模有樣,所以對這部片特別有印象。


《Sunshine》中某個全體演員都有出場的景,注意右四那個長的很像陳慧琳的其實是楊紫瓊...

之後某天 a rich herbage 在 msn 上跟我說他去看了這片,才發現原來新竹已經上映了,禮拜六起床之後發現剛好可以趕上威秀晚上 21:10 的那場,就匆匆跑去看了。herbage 對於這部片之所以會在台灣觀眾之中獲得如此悽慘的評價的解釋是,片商把這部片當作災難片在宣傳,但是這部片本質上並不是災難片,herbage 的看法是認為應該是 thriller 才對,我自己是覺得它前半段比較接近 sci-fi ,後半段則是變為 thriller 的形式,不過無論如何都不是災難片就是了。


男主角 Cillian Murphy,真是超可愛ˇ

這部片的缺點看看我覺得只有劇情安排上而已,至於科幻的科學根基的部分,因為我不是念物理的,所以無法評論到底多「有問題」,在這邊就略過這部份,僅討論劇情安排上我覺得的缺點。不過因為這個部分會有雷,所以放在本篇的最後面講,前面先說些我覺得還不錯的優點。


觀景室中看太陽的樣子,不過這不是觀景室就是...這是整個場景,右邊站的是導演 Danny Boyle

首先是畫面的部分。這部片的畫面實在是相當的好,攝影指導Alwin H. Kuchler 對鏡頭的掌握滿好的。對於畫面的分割或包圍等手法運用都很得心應手,也有考慮到重心的問題。構圖上雖然沒有非常令人驚豔的演出,但是也沒有什麼挑得出來的瑕疵。不過這部片畫面的好其實不太是 cinematographer 的功勞,而是 set designer、lighting 跟 VFX 的功勞。set designer 做的實在是「太好了」,場景設計的很有氣勢,然後又具有某種的新鮮感。當然像 airlock 這種已經很「常見」的太空電影場景沒有太多可以變的把戲,不過其他像是核彈區裡面一望無際的方格,或者是氧氣區綠意盎然的盆栽和風扇,又或者是向外看的觀景室,設計的都相當的漂亮。我唯一比較不能理解的是那一排看起來用角鋼做成的架子的地方 XD 那一條通道到底是什麼?儲藏室嗎?


製造氧氣的植物園,綠意盎然的設計相當程度彌補了本片一陣的黃

另外本片的一大主角是太陽,lighting crew 製造出來的本片一片黃暈的光線,也相當的表現了太陽的存在感,整體來說滿漂亮的。雖然畫面常常因為太陽光所以染成一片橘黃但是卻不會讓人感到厭煩,算是很成功的打光。


本片 lighting crew 工作的樣子:太陽就是這樣被製造出來的

至於 VFX 的部分,這基本上是現代直敘式科幻片的決戰的地方 XD 早期的一些科幻片礙於技術限制只能使用模型、質感不怎麼樣的 set 來製造科幻故事所需的畫面(如早期的《Star Wars Ep. 4-6》、《Star Trek》等)。而在近代 CGI 科技發達之後,技術的鴻溝就被輕易的跨越了,今天電腦製作的精良特效已經普遍的出現在幾乎每一部電影之中。問題是這很花錢,所以除非是大製作電影,不然很難整片從頭到尾都大量運用特效輔助拍攝。除非是把劇本改成「僅有科幻的設定,但是其實內容是人性片」這樣的電影,不然科幻片的本質是無法避免要使用大量電腦特效的。例如說一些比較早期的科幻電影,例如《Solaris / 飛向太空》,這部 1972 年的俄國科幻電影裡面就沒有用什麼特效,只有用一些看似比較科幻的布景。大部分科幻的背景交代都用言語帶過,而科幻的動作則是以畫外進行的方式呈現,「科幻中」並不被拍出來,只讓觀眾看到「科幻前」跟「科幻後」的超現實場景,而沒有看到科幻本身。這種呈現方式就有點像 Ingmar Bergman 的電影,背景設定用言語或字幕交代,然後人就直接出現在一個超現實的場景(舞台)上,之後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這些舞台上的人之間展開,跟那個超現實的「背景」無關。本質上是個「人」的故事,而不是個「科幻」的故事。另外一部類似時期「很成功」的科幻電影則是《Slaughterhouse Five / 第五號屠宰場》,但是這一部電影導演很技巧的用一些簡單的剪接手法把科幻的部分(跳躍時空)交代過去,避免了直接拍攝。類似的劇情在現代就有拍攝跳躍時空的部分了,如《Butterfly Effect / 蝴蝶效應》。《Slaughterhouse Five / 第五號屠宰場》除了最後一場外星上面的戲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純科幻的場景。更多的是當時就存在過的「歷史」的場景。至於更早一些的高達的《Alphaville / 阿爾伐城》則是試圖利用一些富科技感的音效、在當時來說很先進的電信機房作為場景、和用無意義的道具設計來表達科幻感,相對來說算是很「直接描寫式」的電影了。


小可愛 Rose Byrne...她在本片中的樣子實在是太可愛啦~~~簡直就像《X-men 2,3》裡面的 Anna Paquin 一樣...點下去會有大圖

是故 VFX 好的科幻電影基本上就已經贏了一半了。雖然說相對於奇幻電影來說,科幻電影的 VFX 好做很多(和長滿毛的生物比起來,繪製金屬表面容易多了...),不過如果僅論全片最後給人的感覺的這種整體效果來講,《Sunshine / 太陽浩劫》絕對可以排上前十名--甚至還不輸千萬等級製作的《Star Wars Ep. 1-3》系列咧,以一部獨立製片來說,能達到這樣等級的 VFX 是非常令人震驚的事情。不過最後看到 credits 的時候看到了 UK film council 的名字,才豁然開朗。有這種大型的基金在後面支持,難怪可以有這麼多經費拿去燒在 VFX 裡面,而且還有這麼多大牌明星助陣 :p 不管是 Chris Evans 在全像室裡面景色轉換時的攝影機移動效果,還是 Cillian Murphy 計算新軌道時的軌道圖特效,又或者是發現 Icarus I 時全員集合討論的空投電腦螢幕特效,全部都相當的吸引人。特別是那個空投的電腦螢幕、軌道圖特效,我認為可以和《Minority Report / 關鍵報告》裡面 Tom Cruise 的巨大 multi-touch 螢幕比美了...


第二男主角 Chris Evans,感覺上這角色很愛記仇...

除了畫面之外,這種外太空科幻片的另外一個重要元素是音效。當然,對一個 hardcore 的 sci-fi fan 來說,這種外太空科幻片在室內以外的場景根本就不應該有聲音(按:因為太空沒有空氣,無法傳遞聲波),所以根本就應該是一部很安靜的電影,不管是 X-wing 還是 TIE-fighter 飛過去都不應該有聲音,更別說是像 phaserphoton torpedo 發射時的聲音了。所以電影裡面有聲音根本就是個錯誤。不過講是這樣講,一個電影如果真的都沒有聲音會很無聊的...特別是這種太空電影,太空船飛過去的時候如果安安靜靜的就一點魄力都沒有了,加上震撼人心的音效,可以讓畫面發揮 120% 的效果,就算是沒有畫得很好的特效也會被大大地加分。而這部電影的音效實在是...非常好。感覺上 SFX advisor 把所有太空場景裡能加音效的地方都加上去了,沒有漏掉任何一個可以搭配的畫面 movement。除了幾個可能是導演特別要求要安靜的場景以外,幾乎每一次在太空裡的物體移動都有相對應「常人能想像」的聲音出現。除此之外,SFX advisor 還跑去跟 NASA /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要了一些「真正的」太空噪音來播放...當然這些「太空噪音」多是將太空中的電磁波擾動轉換成電訊號輸入喇叭所播放出來的聲音,而不是真正會在太空裡聽到的「噪音」。

同樣的,在一部本該無聲的科幻電影裡,音樂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那些無聲飛行的外太空場景裡,如果沒有配樂的襯托將會相當的無聊...一旦有了配樂,也可以將觀眾的注意力稍微從銀幕上拉出來一點,可以減輕一些攝影、VFX 的壓力,不需要絞盡腦汁想出一個「真正」讓人下巴掉下來、無比震撼的畫面來。因為老實說好像不太可能。在電腦特效已經出現這麼久了的狀況下,一個傳統平面銀幕可以玩的花樣大概都已經玩過了,除非說改用 IMAX 等 3D 效果顯示,否則這種建立在 2D 尺度上的 3D 動畫能夠帶給觀眾的刺激已經很有限了,因為畢竟現代觀眾的視覺經驗裡面已經塞了太多這些 VFX 了。這就是為什麼好的配樂越來越重要。而《Sunshine / 太陽浩劫》的音樂就很好。不知道跟我看的那一場大遠百威秀把重低音開很強有沒有關係,不過總而言之音樂很震撼人心 XD 這樣講好像很草率,不過我不知道音樂該怎麼形容 f=_=" 把一艘太空船肩負了人類未來的使命,在虛空中航向太陽的氣氛烘托得相當好。該壯大的時候有壯大,而描寫人內心的場景裡,該細微的時候也有抓到細微的表現。總之是水準以上的好配樂。


小可愛 Rose Byrne 的另一幕,這一張圖也可以看出攝影對構圖裡的三角分割掌握得很好,一樣點下去會有大圖

然後來講一下導演的一些手法。這部片的導演是拍過《Trainspotting / 猜火車》《The Beach / 海灘》(就是那個 Leonardo DiCaprio 演的)、《28 Days Later / 28 天毀滅倒數》這些大片的 Danny Boyle,對於一個緊湊的現代電影的各項元素都掌握得相當好的一位導演。以上面的幾部片來說,《Trainspotting / 猜火車》算是最另類的一部,不過雖然比較像是小眾後現代電影,其緊湊敘事還是處理的相當好,有現代好萊塢的水準。另外的《The Beach》、《28 Days Later》則是水準以上的驚悚 / 恐怖片。所以基本上 Danny Boyle 拍出來的東西不會太差,至少是水準以上。如果能有像《Trainspotting》一樣好的劇本的話,說不定會有令人驚喜之作。不過很可惜的大概就是因為劇本的這個部分爛掉了,所以《Sunshine / 太陽浩劫》這部片整體的表現有點令人失望。


導演 Danny Boyle 在導戲的樣子,畫面最右邊的就是他

不過因為這牽扯到劇情,放到最後再講。現在先來說說 Danny Boyle 在這部片裡面用的一些導演的手法--撇開劇情不談,我覺得這部片裡面他做的實在是相當好,特別是某些表現手法上。首先是分鏡、構圖和剪接的一些技巧。我想雖然 Danny Boyle 是英國人,但是畢竟英國和美國一樣,說的都是英語,當地電影市場被好萊塢入侵的很嚴重,很難說當地的 independent film maker 「不是」看著好萊塢的電影長大的(事實上,就算是別的(西方)國家的 independent film maker 都很難不是)。而且在某種程度上,英國的電影工業與美國的電影工業是高度整合的,演員跟導演的流動性很高,英國出身的導演常常混的好一點就跑到好萊塢去拍片了。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基本上可以把 Danny Boyle 這部片跟 Johnathan Dayton & Valerie Faris《Little Miss Sunshine / 小太陽的願望》放在一起看,雖然後者是美國的獨立製片,但是基本上我們可以把他們都看做受好萊塢影響長大的一代,或者說,they are their babies。這些獨立製片是吃好萊塢奶水長大的、好萊塢的小孩。這點從這些電影的 plot、分鏡、構圖、剪接手法、敘事技巧上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以《Sunshine / 太陽浩劫》來說,這部電影採取了很多中長焦段的 close-up scene,而不是一般藝術電影比較常用的短焦段的景。之外,在對話過程中,視點也一直隨著說話的人在變動,大約就是一個旁觀者在聽劇中人物對話時會有的視點跳動。還有 take 跟 take 之間的交換也很頻繁,每一場戲也都交代完故事就結束,不會特別留下空的景讓人回味餘韻之類,總體來說是相當「實際」的好萊塢拍攝法。這種表現手法不是不好,事實上好萊塢的表現手法是相當成功的,這個從好萊塢電影在全世界稱霸就可以看的出來,雖然說資本主義的廣告行銷也有點關係,但是本質上來說,好萊塢電影是相當「有效」的--非常有效率的把「故事」在畫面中說完。只是這種說故事的方法成本很高,所以很多其他國家的製片無法用同樣的手法說故事,不過如果可行,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採用類似的手法的。因為這樣才「自然」,符合人類本身觀看的方式。不過《Sunshine / 太陽浩劫》這部片裡面除了那些很常見的表現手法之外,有一個地方的作法我特別要提出來稱讚一下:主角們在登上 Icarus I 的時候,大概前面十分鐘,第一場戲裡面,只要手上的手電筒一照到攝影機(也就是觀眾的眼睛)畫面就會剪進 0.1 秒左右的 Icarus I 船員的影像之類的東西,那個讓人看起來有相當驚悚、驚駭的感覺,配的非常好。少了那個,恐怖的感覺可能會降低三成之類。不過也是從那個時間點開始這部片從 sci-fi 變成了 thriller = ="


某一幕楊紫瓊跑進火場廢墟的戲,從這邊可以看出導演很能掌握這種中距離的全身景對動作戲的重要,雖然不覺得有人會想要看不過點下去會有大圖...

另外講一下 colorist,這基本上跟前面講 lighting group 的地方重疊,因為太陽在本片中是第二(還是第一?:p)主角,所以導演 Danny Boyle 用了相當多的「太陽影像」當背景,自然而然場景常常就會陷入被太陽照亮的一片橘黃之中。我想大部分是 lighting group 做出來的效果,不過 colorist 應該也有幫一些忙。而在沒有太陽的場景中,colorist 則大多塑造出一種微微偏藍-綠的科幻冰冷效果(如《Matrix / 駭客任務》中 Nebuchadnezzar 船艙內的那種金屬冷硬感)。不過有一幕裡 colorist 好像犯了一個小錯沒有被揪出來...就是 Cillian Murphy 著太空裝時,大概有 0.2 秒左右的時間畫面整個顏色變掉。原本是比較偏藍綠的色調,那一瞬間整個變成橘紅色系...不過只有很短的 0.1, 0.2 秒左右,可能最後 revise 的時候大家都沒發現...(可能嗎?XD) anyway, 除了這個地方之外我想著色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


第一男主角 Cillian Murphy 跟第二男主角 Chris Evans,這張圖可以看出攝影構圖滿穩重的。另外也可以看到主角臉上的黃色 lighting,點下去會有大圖



最後來講講劇本 / 劇情的問題吧。

(以下會有雷)










就如同我在本篇標題上寫的一樣,《Sunshine / 太陽浩劫》這部片故事線非常的...分裂。前半段大致上可以算是個 sci-fi film,但是後半、如前述跟 Icarus I 接軌之後,的劇情整個急轉直下變成了個 horror / thriller film...莫名其妙跑進來了個喪心病狂的殺人魔是怎樣 orz 本來看著看著還在猜說到底是什麼未知的因素讓 Icarus I 的組員發瘋然後互砍至死,沒想到是被一個殺人魔幹掉的......這真是讓人無力到了極點,orz 再 orz。這樣的結局根本就一點也不 sci-fi 了啊!!這是哪門子的混合片啊...腳本 Alex Garland 在這部份的設定讓我非常不以為然。既然是 sci-fi 式的起頭,那就 sci-fi 式的結尾嘛。這樣子突然冒出個殺人魔來很讓人感受不到誠意...又不是說所有的東西都要在科學上「有所本」,唬爛個「太陽內部有不為人知的場或粒子會讓人幽閉恐懼症被放大 100 倍抓狂」不就好了...讓每個人都像中邪一樣眼中泛著詭異的微笑然後拿刀切別人的脖子不是更有趣一點嗎?真不知道為什麼 Alex Garland 沒想到這種作法...非要弄個殺人魔出來...不懂啊不懂。不過 Alex Garland 到是在後半部安排了一個很「古典」的小梗就是:後面 Cillian Murphy 穿上太空裝、把 airlock 門噴掉的時候,剛跑進 Icarus II 時因為無重力狀態不好行走,所以在走廊上跑一跑就跌倒了 XD 然後還掙扎著要站起來,這真是表現一個人無力與著急的最好用的梗啊!!XD 不過一用下去就覺得很老,主角又不是五歲小孩,還跌倒咧 XD 看得我幾乎是有點失笑出來。


本片最帥的真田廣之--可惜一下就死了 Q_Q

anyway, 我想在扣掉最後這個故事線的大轉彎的狀況下,本片是可以得到相當高分的。這基本上是一部描寫 / 探討人性的電影,講述人在孤寂--壓力的狀況下,會有怎樣的反應。有些人會想到自己,有些人會捨身取義,有些人會內疚到死,有些人最在意的不是人。等等等等的。最重要的是,最後對 Pinbacker 這個反派角色的設定上,編劇 / 導演大大的尻了天主教徒一拐子:最 hardcore 的 Pinbacker 因為「上帝的教導」、「人類不能違反上帝的旨意」所以變成變態殺人魔,要毀滅全人類...這樣的設定讓人有點啞然失笑,然後想起這部片(前半)其實是個 sci-fi 片,就覺得「真不愧是本格(?)科幻電影,臨走前還不忘架天主教徒一拐子,真是好樣的...」XD


本片中另外一個很有形、而且很有趣的角色,心理醫生 Cliff Curtis

結論就是,如果不要抱著太高的期望或者看嚴謹科幻電影的心情,而是抱著看動作片的心情去看的話,應該會覺得本片相當好看...





其他圖檔:

原版海報之一
原版海報之二
法版海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igi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